(一)
“三月没脱棉袄,五月直接穿短袖!”楼下张大爷摇着蒲扇抱怨。季节说到底哪几个月事儿,老百姓和专家各有各的账本儿。依本人看天文台说春分才算春天开始,可老农民盯着立春就下地育苗了;气象台把6-8月框死成夏季,广州人9月还汗流浃背呢!
最常用的划分细想来有四套规矩:
(突然想起来!)温度派最较真儿:说“入春”必须连续5天气温稳超10℃,中间要是再冻回10℃以下,春天门票作废重算!
(二)北京城:春天的“鸽子蛋”理论
咱拿北京当案例掰扯明白。2012年龙年春节,正月初一南郊观象台温度计直接砸到-12.8℃,创下当冬最低纪录。冷空气像蔫儿坏的水流,慢悠悠从西伯利亚灌进华北平原,冻得走亲戚的大妈们直骂“哪是春天?分明是冰窖!”
可才过四年,2016年画风突变!5月刚过半,连续5天平均气温蹿到22℃以上,气象局官宣5月16日入夏。比往年平均入夏时间(5月19日)还早了三天。同一座城,春节冻成狗,立夏变烧烤——季节月份?得看老天爷抽啥牌!
气候专家摇头:近二十年华北春天像被压缩的鸽子蛋,越来越小粒。黄河流域的春天从三个月缩到俩月,夏天却凶巴巴提前占位,热浪一浪接一浪。什么情况这是啥玩意儿?全球变暖捣乱呗!这位知道
(三)南方人笑了:咱儿只有“烧烤季”和“凉快季”
别以为全国都规规矩矩分四季!云南有些地方全年10-22℃,按温度派标准简直“四季如春”实锤。广东气象局干脆放弃治疗:3-5月算春季,6-9月打包叫夏季,秋季?象征性留两个月(10-11月),剩下全归冬季——虽然穿件薄外套就对付了。
更气人的是南北半球“季节对骂”:
| 地区 | 春季月份 | 夏季月份 |
|-|||
| 北半球 | 3-5月 | 6-8月 |
| 南半球 | 9-11月 | 12月-次年2月 |
澳大利亚人圣诞节吃冰淇淋过夏天,咱们哆嗦着等元旦!
(四)命理师傅的罗盘 vs 温度计的钢尺
算命先生掐指一算:“立春妥妥的新年开端!属相更替、吉凶方位全看它!”可气象局小哥搬出数据:“您看候温法才科学啊……”
要笔者说,季节说到底哪几个月得看家人们干啥用:
(小声嘀咕)去年冬至笔者裹着羽绒服去观象台参观,研究员指着仪器叹气:“按天文季节今儿个算入冬,依笔者看可实际气温还卡在11℃呢——冬天迟到了!”
结语
季节月份像块扯不断的麻布,天文、气象、物候各拽一头。节气法守着文化根,温度派贴着身子感,阳历法图个方便账。下次再听人说“夏天妥妥的六月到八月”,您乐着回他:“广州九月还在蒸桑拿呢!”
本文案案例部分基于2012年北京春节低温及2016年北京早夏气象记录,结合气候划分标准分析。
(堪舆大妈的金句:季节月份哟~就跟相亲似的——黄历写的再好,不如亲身捂一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