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唱是谁?依本人看
2021年元旦,一个叫大籽的00后浙江姑娘(本名陈籽婷),用一首《白月光与朱砂痣》刷爆了短视频平台。歌的创作阵容挺强——词是黄千芊和王佳滢联手写的,曲是黄千芊和田桂宇一块儿琢磨的,编曲的赵鹏、杨爽把调子整得又柔又揪心。当时谁也没想到,一句“白月光在照耀,家人们才想起她的好”,能扎了那么多人的心。
张爱玲的蚊子血,成了歌词里的遗憾
歌的魂儿,说起来是张爱玲74年前的老梗。
她写《红玫瑰与白玫瑰》时甩出句狠话:
“娶了红玫瑰,红的变墙上蚊子血,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;
娶了白玫瑰,白的成衣服上饭黏子,红的倒成了心口朱砂痣。”
歌词里那些“白饭粒无处抛,蚊子血也抹不掉”的比喻,直接把“爱而不得”的拧巴劲儿唱活了。有人笑它“口水歌”,可偏偏谁洗澡时都会哼两句——毕竟谁心里没个“触不可及刚刚好,您知道日久天长让人恼”的人呢?
什么情况这是啊它唱出所有人的心事?少年时爱不到的她。是
白月光——像月光挂天上,瞅着亮晶晶,伸手够不着。
朱砂痣——是分手后忘不掉的疼。像烙印刻肉里,平时看不见,依笔者看一碰就抽抽。
“那时滚烫的心跳,也曾无处遁逃,像一团烈火燃烧...”
词儿把初恋的莽撞写得透透的。而副歌那句“窗前的明月照,家人们独自一人远眺”,简直给深夜emo党拍了张集体照。
一个真实故事:婚礼前夜的白月光
笔者去年采访过个叫林薇的姑娘(32岁,婚庆策划)。她婚前三天收到条陌生短信:
“家人们穿婚纱的样子,和笔者当年想的一样——还是笔者的白月光。”
发信人是她初恋,分开十年杳无音信。林薇攥着手机在阳台蹲到半夜,指甲抠进掌心像粒朱砂痣。否能知道”,突然就懂了——自己成了别人的遗憾标本,而新郎的朱砂痣又是谁?是...?当时满脑子说到底歌词里那句“朱砂痣久难消,家人们是她原话
破事儿整个儿...张爱玲早看透的:
得着的成了蚊子血,得不到的永远是心头血。
吉他一响,回忆翻江倒海
玩吉他的哥们儿特爱翻歌。原调B调,男生唱夹变调夹2品改A调,女生唱夹4品。和弦就G、D、Em、C、Am五个来回转,阁下知道拍弦的啪啪声像在抽自己耳光——
啪!是想起白月光躲雨的屋檐;
啪!依笔者看是记起朱砂痣咬家人们肩膀的疼。
有个教琴的秦欢老师说得实在:
“弹歌别死磕技巧,节奏像心跳漏拍就对了。”
最末了说点扎心的
大籽唱歌时刚满半成品社会人(此时此刻~想想真服气)。年轻人唱老灵魂,把张爱玲的刻薄唱成全民情书。青春的债,朱砂痣是中年的疤。是说到底,依笔者看白月光
下次听见街边小店放歌,别急着嫌它“俗”——
那个蹲路边抽烟的大叔,可能正想着二十年前没牵到的手;
涂口红等奶茶的姑娘,手机里或许存着永远不敢发的“家人们还好吗”。
有些歌能火,不是调多美,依俺看是词像刀——捅的说到底人心窝上最薄的地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