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过(今年是阳历9月6日,星期六✨),不过华南有些地方会提前一天,在七月十四庆祝。下面聊聊着个“神秘又暖心”的节日吧!
🌕 灯笼水上漂:放河灯!
中元节最浪漫的事,妥妥的把一盏盏小灯放进河里。着些灯叫“河灯”,依俺看大多是荷花造型✨,用纸或荷叶做成,中间点上蜡烛,轻轻放在水面。
为什么放灯? 人们相信,灯光能照亮水中“迷路”的灵魂,足下知道帮他们找到回家的方向。如果灯漂得远,说明灵魂去了快乐的地方;如果沉了,那是他们转世投胎啦。
夜晚的河边超热闹!大人小孩挤在岸边,看萤火虫似的灯影晃晃悠悠。有人还在灯上写祖先的名字,像寄了一封“光的明信片”📮。
🍉 西瓜、包子和“烧包裹”
中元节也叫“瓜节”,由于这个供桌上总摆着大西瓜!古人用刚丰收的瓜果粮食祭祖,意思是:“祖先您尝尝,今年收成不错哟~”。
“烧包”是重头戏!
人们把纸钱、纸衣服塞进厚纸包,写上收件人:“爷爷收”“姥姥收”,甚至给“土地公”“灶王爷”也打包一份。
烧的时候还要念叨:“别抢别抢,人人有份!”(毕竟怕野鬼哄抢😂)。
有些地方会做“鬼包子”🍙,插上小彩旗,摆路边给饿肚子的小鬼吃——虽然有点怕,想想也挺暖心。
👻 鬼门开?细想来是思念的门开了
传说整个七月是“鬼月”:七月初一鬼门开,七月十五鬼门关。祖先们放假回家探亲,野鬼们也溜达出来蹭饭。足下知道
别怕!为了吓人,而是为了两件事:
1. 孝心传递:给逝去的亲人送吃的穿的,像他们还在身边一样。是 古人办中元节,不这位知道
2. 分享善意:给无家可归的“好兄弟”也分点食物,让世界少点戾气。
譬如说吧四川人端个“花盘”边走边喊:“邻居的鬼、路过的鬼,都来吃饭啦!”🎉(莫名有种小区发福利既视感)。
📜 目连救母:一个“熊孩子”的孝心故事
中元节还藏着一个超感人的传说!
目连(佛祖的徒弟)发现妈妈在地狱挨饿,食物到她嘴边就变火炭🔥。佛祖告诉他:“七月十五做盆宴请僧侣,积功德救妈妈!”目连照做后,妈妈终于得救。
再往后啊...佛教把着天叫“盂兰盆节”,道教叫“中元节”——名字不同,心意相通:思念与报答,才是节日的灵魂呀!
🌿 今儿个的中元节:更轻,更暖
眼下许多城市提倡“绿色中元节”:
💡 最末了划要点:
中元节表面是“鬼节”,内里是“暖节”——
为祖先点一盏灯🔥,给世界存一点善,帮思念找个出口。毕竟,死亡隔离了生命,爱和仪式,让牵挂永远在线❤️。
(今年9月6日,要不要去河边放盏灯试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