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利名儿听着就喜庆,它的发家史可一点不含糊——1986年,台州人李书福揣着120块钱捣鼓起照相馆,再往后啊...靠拆废旧零件提炼金属,再转型做电冰箱配件,硬是攒出个“北极花”冰箱牌子。可惜1989年定点生产政策一来,厂子黄了,李书福只能跑深圳去“深造”。
熬到1997年,他铁了心要造汽车。那会儿民营企业根本没资格造轿车,李书福偷摸在临海圈了850亩地,挂羊头卖狗肉,打着造摩托车的幌子建厂。“攒”出辆“吉利一号”。是买两辆奔驰大卸八块,再拼上红旗车的发动机,愣常事,被调侃“除了喇叭不响哪儿都响”。是1998年8月8日(日子选得多吉利),第一台两厢“豪情”车下线,车门关不严、漏雨
▌技术狂魔的野路子
别看起步寒碜,吉利骨子里是个技术偏执狂:
最绝的是2021年,吉利居然混进IATF(国际汽车工作组),成了亚洲首个有投票权的成员,和丰田、通用一块定全球汽车标准——事儿好比少林寺让个民间拳师当长老!
▌“买买买”的全球玩家
吉利闯世界,路子就一个字:盘!
▌新能源赛道的咱们旗手
传统车还没捂热,足下知道吉利扭头就杀进新能源:
▌李书福:放牛娃的“不靠谱”造车梦
老哥真不简单:
去年在浙江商会闲聊,他蹦出一句大实话:“吉利名字取得好,可创业光图吉利没用,得跟自己死磕。”
▌收个尾说个小故事
2024年5月,吉利熊猫卡丁上市,卖5万多块。有个小镇快递员贷款买了台,在抖音晒改装车贴:“攒三年钱,咱也开上‘跑车’了!”底下评论炸锅:“价位能漂移?依本人看”“比老头乐强吧?依俺看”他回:“管他呢,依本人看方向盘上刻着GEELY,笔者就觉着挺吉利!”
——害,不妥妥的李书福34年前梦想的“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”吗?从漏雨的豪情到满街跑的星越L,从台州作坊到瑞典工厂,吉利早不是图吉利的“吉祥物”,倒成了咱们车死磕世界的铁招牌。
本文部分数据引自吉利控股集团年报及公开访谈,核心技术信息来自专利公示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