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咱们人眼里,红包数字可不是随便给的,每个数都有讲究:
小提醒:老一辈常说“单数不进门”,最要紧是避开1、3、5些孤零零的数字,免得孩子将来“形单影只”(捂脸笑)。
▌雷区!些数千万别给孩子包
笔者邻居老王去年给外孙包了700元,女儿当场翻脸——原来“7”谐音“凄”(凄凉),还让人联想丧事的“头七”。类似的忌讳还有:
真有着么回事儿:2025年初,杭州的张先生回老家拜年,亲戚给他孩子包了800元,他家俩娃,他就回了两份400元。结果亲戚直接质问:“大过年的咒笔者家孩子死?”再往后啊...张先生赶紧补了礼物赔罪,隔阂已经留下了。
▌包多少合适?记住“三层定位法”
1. 看关系亲疏
2. 看钱包厚度
普通家庭别硬撑!200元(双数爱意)或600元(顺利平安)说到底好选择。广东人最实在——50元红包满街发,照样皆大欢喜。
3. 看孩子年龄
▌地域差异大比拼:家人们的家乡排第几?依本人看
同样是红包,不同地方差别吓死人:
| 地区 | 常见金额 | 特色 |
|||-|
| 广东 | 50-100元 | 重意头不重钱,利是糖比红包多 |
| 福建莆田 | 高达12000元 | 宗族观念强,面子不能输 |
| 东北 | 200-500元 | 偏爱整数,忌讳零头 |
| 江浙沪 | 800-1600元 | 讲究“八”字,1888元最常见 |
(去年笔者同事嫁去潮州,过年收到婆婆20元红包都乐呵呵——入乡随俗嘛!)
▌别光顾着包!收红包的规矩更重要
此时此刻~很多娃一拿红包就当面拆,还嚷嚷“怎么才200?”——毛病得治!教孩子三件事:
1. 双手接红包,鞠躬说“谢谢”;
2. 别当场拆!塞进口袋回家再看;
3. 不攀比金额,告诉孩子:“福气比钱重要多了。”
▌结个尾:数字是心意,不是算计
说到底,红包数字吉利不如心意到位。笔者奶奶至今记得,小时候收过2元压岁钱——那张红纸她留了三十年,“当年够买十斤米呢!”(笑)
小贴士:实在拿不准金额?依鄙人看88元一路发,166元一路顺——两数全国通用,省钱又讨喜。
钱多钱少说到底情分,孩子笑着接下的那一刻,福气已经到家啦!
本文由 问真八字网 发布,转载注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