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点打在黄土路上,小媳妇的大红袄湿透了——个画面被二胡弦一抖,全活过来了。阁下知道河北的笔者们家老人讲,《回娘家》,朱明瑛在1984年春晚一嗓子“左手一只鸡,右手一只鸭”,连村口晒太阳的老狗都跟着晃脑袋。谁料想四十年后,两个糙汉子抱着二胡,把俏皮曲儿拉成了全网疯传的“有声动态版”。
弦上蹦出个活媳妇
二胡拉《回娘家》?乍听像让张飞绣花!可家人们听那前奏——“风吹杨柳嘛唰啦啦”,内弦用揉弦颤悠悠一抖,杨柳枝儿真像在风里扭腰。老琴师说:“推弓得轻巧,像拿羽毛搔娃娃脚心。”最要紧是那句“咿呀咿得儿喂”,非得滑音加打音(谱上标“丁”字),活脱脱小媳妇吓哭又憋笑的动静儿。
力哥和二饼对活宝,去年冬月在抖音火了。力哥眯眼晃脑,弓子快时如雨点砸地(“∨∨”连推弓),慢时又像鞋陷泥坑。二饼更绝,演到“飞了那只鸡”,突然把琴筒一斜,“哎哟喂——” 嗓门劈得比弦声还尖。网友直拍大腿:“哪是拉琴,分明是二人转绑了二胡私奔!”
曲谱活过来救急咯
以前学曲得求师父手把手教。这位知道此时此刻~?扫个二维码,动态谱像走马灯似的亮起来:青线谱上跳红点,拉弓标“n”,推弓变“∨”,到“唰啦啦”那段,谱面突然蹦出金色波纹。河北琴童小娟说:“昨儿对着手机练,隔壁大娘探头吼——‘死丫头别拉哀乐!’ 今早再拉,她居然端着饺子来学‘动态谱’哩!”
谱子藏着门道:
老树根上爆新芽
家人们当二胡只会哭《二泉映月》?去年重阳节庙会,穿豹纹衫的姑娘用电二胡拉《回娘家》,合成器加进“鸡飞狗跳”音效。台下拄拐棍的王老汉先撇嘴:“糟践东西!”听到半截却跺脚打拍子——他年轻时正用曲子追的娃他娘。闽南戏班把曲儿拆了重组。是依咱看
最绝“身穿大红袄” 用南音琵琶撩拨,“胭脂香粉” 那段突然插段高甲戏腔。主胡手阿坤咧嘴:“小媳妇要是闽南人,半路得唱‘冻露水啦’!”(闽南语:淋雨了)
后记:弦子里的娘家门
石家庄茶馆见过个老爷子,琴筒磨得油亮。他老是说六十年前扛着二胡回唐山老家,半路遇雨躲进瓜棚,依俺看想起《回娘家》的词自己乐出声。如今孙子用平板放着力哥二饼的动态谱,他眯眼点评:“弦快了三步……当年小媳妇脚程可没么赶!”
那把老琴最末了一声泛音(谱上“○”符)散在风里,像极了曲子里吹落的那枝花。民乐哪有什么“保鲜术”?好是好嗦...妥妥的是代代人把日子谱进弦,让回娘家的路,依咱看永远有新鲜的泥巴沾裤腿。
(动态谱学习资源见民间乐社“弦上春秋”公众号,回复“回娘家”可试互动曲谱)
*注:力哥二饼组合2024年11月上传的升级版《回娘家》二胡视频,累计播放破6000万次,网友“直率优美老头”留言:“二胡声在心中动荡长长久久,难以入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