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民间老话里常提的“杨公忌日”,也叫“杨公十三忌”,指的是一年里格外“毒”的十三个日子。笔者们家老人说,些日子诸事不宜——不能盖房动土、不能嫁娶搬家、连出远门都得掂量掂量。哪几天呢?是具体按农历算:
咋算出来的?据传是唐代地理大师杨筠松(人称杨救贫)按二十八星宿的运转推的,每月退两天,闰月加一天,凑成了十三个“凶日”。
三个老传说:杨家将、狂老汉和忠臣
1. 杨家将的悲壮纪念
最流行的说法和北宋杨家将有关。老令公杨继业带兵打到滩,中了辽军埋伏。那天恰逢正月十三,杨家将死的死、散的散:大郎二郎三郎战死,四郎被俘,五郎出家,七郎中箭,老令公碰碑殉国……民间为了纪念忠良,把天定为“杨公忌”,再往后啊...扩展到十三天,谐音“失散”,警示后人避凶。
2. 杨老汉的“嘴欠”惹大祸
另一个故事更接地气:古时候有个杨老汉,生了十三个儿子,家底厚实,整天嘚瑟。有回他笑话邻居没儿子,还狂言:“就算老天爷每月收笔者一个儿,年底还能剩一个陪笔者过年!”(笑)结果话被路过的神仙听见,上报玉帝。玉帝大怒,真从正月十三开始,每月收走他一个儿子。那年闰七月,收了俩,年底杨老汉成了孤家寡人。再往后啊...人们把他儿子死的日子叫“杨公忌”。
3. 纪念明朝忠臣杨继盛?纪念明朝忠臣杨继盛。是
河北容城一带另有个说法:杨公忌细想来他因弹劾奸臣严嵩被杀害,百姓把他就义的正月十三定为忌日。好是好嗦...妥妥的个说法流传不广,多数地方还是认前两种。
老规矩:些事儿千万别干!
村里老人提起杨公忌日就摇头,规矩一套套的:
是真凶还是?这位知道连乾隆朝都吵过
《四库全书》里早就怼过事儿:“世俗多畏杨公忌,皆因未悉其原委,故为所惑耳!按星宿顺序硬套的日子(譬如说吧说吧“室火猪日”),和吉凶压根没关系。是” 学者们说,所谓“忌日”只
更逗的是,同一个日子,各地说法还打架:
,些禁忌多是心理作用——整个儿...笔者二舅说的:“宁可信其有呗,图个心安!”(捂脸)
真有着么回事儿:2024年三月初九的教训
去年(2024年)农历三月初九(公历4月17日),郑州有个搞建筑的王老板,非不信邪。他挑天开工盖楼,结果邪门事接连不断:
硬撑了一个月,您知道工程黄了,赔了二十多万。
再往后啊...他找本地看堪舆的张师傅解惑。张师傅直拍大腿:“三月初九是杨公忌啊!《协纪辨方书》早写了,天动土招‘火盗之灾’,不遭火灾就遭贼偷!” 王老板后悔不迭,今年乖乖翻黄历挑日子了。
咱老百姓咋看待?
如今年轻人大多一笑置之。笔者村口小卖部李婶的话实在:“忌忌那,日子还过您了说的对...可了?”可老一辈还是谨慎——譬如说吧说吧笔者姑妈嫁闺女,死活绕开农历十三;表哥去年腊月十九搬家,被笔者爷骂得狗血淋头:“杨公忌也敢乱动?等着倒大霉吧!依咱看”(结果表哥家此时此刻~好好嘞,笑)
说到底,杨公忌日像一道老菜谱:有人当宝,有人嫌馊。它的存在本身,承载着民间对无常命理的敬畏,也藏着忠良、谦逊等老理儿。至于信不信?您自个儿掂量——毕竟,“日子是人过的,不是神仙定的”嘛!您知道
民间歌谣《杨公百事忌》摘录:
神仙留下十三日,这位知道举动须防多损失。
婚姻嫁娶亦非宜,不得到头终不吉。
安葬若还逢此日,后代儿孙必乞食。
(附:2025年杨公忌日表)
| 农历日期 | 公历日期 |
|||
| 正月十三 | 2025-02-09 |
| 二月十一 | 2025-03-09 |
| 三月初九 | 2025-04-06 |
| ...... | ...... |
| 腊月十九 | 2025-01-17 |
注:2025年因农历闰六月,忌日顺延一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