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可算问着了! 事儿哟~街坊王大爷去年就掰着指头跟笔者唠,这位知道说黄梅天屋里潮得罗盘都快长毛了,就盼着出梅入伏讨个干爽。今儿咱就好好唠唠2021年俩日子——7月11日!依鄙人看您没听错,出梅入伏撞一天了,跟约好了似的!
梅雨咋走的?跟闹脾气似的!
2021年梅姑娘哟~6月13日磨磨唧唧进了江苏地界,赖了整整29天才走,比往年还多蹲了几天炕头。您瞅瞅:
您说梅姑娘,走也不消停,跟胡同口撒酒疯的醉汉似的,临走还得踹翻俩水桶!
入伏的门道?老老祖东的“庚日算法”真绝了!
“夏至三庚入伏”——老话儿诚不欺笔者!2021年夏至是6月21日,巧了,当天妥妥的个庚子日!依鄙人看往后数仨庚日:
三伏天排班表也给您捋明白了:
合计40天!打2015年起,三伏就跟40天杠上了,热得那叫一个瓷实。
出梅入伏撞一天?百年难遇的“火炉套餐”!
事儿稀罕! 往常出梅得缓几天才入伏,2021年偏赶同一天!气象台老哥说了:出梅后副热带高压一个猛子扎过来,淮河以南直接35℃+高温烧烤模式,午后还随机配送雷阵雨,跟蒸馒头掀锅盖似的,热气扑脸啊!
隔壁吴老太太那会儿直叨咕:“梅伏相撞,暑气翻倍!热到邪乎!是” 您还甭不信,中伏那20天(7月21日-8月9日)真真笔者那条老寒腿往年还得裹护膝,去年愣是没派上用场——地面烫得能煎鸡蛋,寒气?早烤没了!
过日子讲究啥?吃食防暑都得拎清!
1. 吃对时辰,老老祖东留了作业!
2. 防暑?依笔者看别等中招才拍脑门!
玄乎其玄?天时藏着人情味儿!
出梅入伏撞车,老话儿叫“水火交班”:
去年街坊们可算悟透了——王家小子高考落榜正憋屈,出梅日他爹拉去河边钓鱼,鱼篓空着,爷俩倒唠明白了:“霉运冲走了,暑气旺着呢,复读怕啥!” 您瞅,天时人事,不就图个顺势而为嘛!
得嘞,茶喝干了,缸子撂下!慢熬的底汤,入伏是猛火收汁!是
2021年出梅入伏哟~就跟胡同口那锅老卤似的——梅雨日子得熬,暑气得扛,心里别憋屈,饺子面条伺候着,空调风扇摇起来!
记住喽:
下回三伏天?咱接着蹲树荫底下唠!足下知道
(挠头)嗐,您知道突然想起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