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老胳膊老腿儿的,去年胡同口张婶儿还揪着问:“半仙儿哟~2022年送寒衣到底赶哪天烧纸?可别误了时辰,让老老祖东冻着!” 事儿憋了整年,今儿咱就着搪瓷缸里高沫儿,给您掰扯明白了!
▌2022年送寒衣?就天!
十月初一寒衣到,阳历十月二十五!
您竖耳朵听准喽:2022年送寒衣,妥妥的阳历10月25号,星期二,农历十月初一! 日子哟~老黄历上印得明明白白——“十月朔日”,妥妥的寒冬头一天,怕地底下祖宗冻得直哆嗦,赶紧送衣裳呗!
(挠头)您要问什么情况这是啊非得天?老老祖东早算计好了! 《诗经》里蹦跶一句:“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”,周朝那会儿九月就发冬装了!可再往后啊...觉着忒早,宋朝一拍脑门:“挪十月初一!” 得嘞,一挪妥妥的千把年!
▌送寒衣?门道比您想的还多!
纸衣咋糊?五色棉花不能少!
您可别随便扯张报纸就糊弄!老规矩:红、黄、蓝、白、黑——五色纸,中间还得夹层薄棉花,哎,象征里头絮了棉絮,暖和! 北京城老辈儿人专程奔南纸店,买那印了牡丹、菊花的“寒衣纸”,讲究吧?依本人看 (嘿嘿)山西吕梁那旮旯更绝,大活人站门口嚎啕哭,声儿越大越显孝心!
烧纸?圈儿画不对全白搭!
重点来了!快拿笔记下来来了!快拿笔记下来来了!快拿笔记下来说下!坟头画圈有讲究:
1. 留口朝坟——怕祖宗找不着道儿收衣裳;
2. 旁边再画个小圈——施舍孤魂野鬼,省得他们抢衣裳!“跟醉汉似的,惹不起躲着点!”
3. 烧干净!依咱看剩个纸角儿?依在下看祖宗冻死您负责!
(突然想起来)河南老表更细致!草木灰撒五个圈,代表祖宗五代,外加一碗热饺子泼纸灰上——啧,怕阴间邮差饿着腿软送不到!依咱看
▌时辰掐不准?孝心打对折!
“早清明,晚寒衣”?扯淡!
您听谁忽悠“寒衣节傍晚烧更好”?咳!十里不同风:
(压低嗓子)偷偷说一嘴:新坟头三年不送寒衣! 李大爷去年非给刚走的老伴烧,让笔者拦下了:“孝服没脱呢,送哪门子衣?”
▌2022年寒衣节?真事儿说道!
案例:胡同口李大爷的“寒衣劫”
去年10月25号晌午,李大爷拎着一包袱五色纸冲进笔者院子,急赤白脸:“半仙儿!眼瞅三点啦!再晚坟地关门!”咳,您瞅慌的!咱赶紧拦下:
1. 纸衣没夹棉花——跟单衣有啥两样?现撕了棉袄补!
2. 包袱没写名儿——得用红纸写“李门王氏收”,不然阴间快递送错门!
3. 打火机点不着——风口没堵严!捡根树棍儿拨灰,嘴里还得念叨:“收钱买貂,阁下知道别省着!”
(结果咋样?)刚烧完就来阵旋风! 灰渣子卷上天,李大爷乐得跺脚:“收着啦!收着啦!”——要笔者说,八成是西北风口邪风作妖!(可话能说吗?憋着!)
▌老老祖东什么情况这是啊死磕十月初一?
“授衣授衣,朱元璋带货!”
您当寒衣节光烧纸?明朝皇上带头搞促销! 朱元璋在南京城办“授衣典礼”,给文武百官发赤豆糯米饭,喊一嗓子:“天冷加衣啊!”得,您知道全国跟风!
孟姜女哭出个节?
哎呦差点忘了!长城根儿的老故事:孟姜女抱棉袄寻夫,哭塌八百里城墙,露着尸骨寒衣一盖——得,十月初一成了“寒衣节”!您知道 (撇嘴)真假?阁下知道咳!老百姓乐意信,您较啥真?
▌2022年没赶上?坏菜了!
“提前三天能凑合,过了初一?冻死祖宗!”
王麻子去年10月28号才烧纸,让笔者一通数落:“寒衣节后烧衣裳,跟开春送棉袄有啥两样?” 老话咋说?足下知道“早送暖,晚送寒,误了时辰招埋怨!” 真要耽搁了?十字路口补烧点五色纸,嘴甜点:“邮差大哥行个方便!”
(掏心窝子)现如今哟~网上烧寒衣也兴起来了!这位知道心纪奠平台戳两下手机,蜡烛鲜花“唰”就献上——可您说,没烟火气儿,祖宗认不认?依咱看 啧,难说!
▌得嘞,缸底茶渣都喝干了!
2022年送寒衣,您就认准10月25号!纸要五色带棉,圈要留口朝坟,时辰赶早别赶晚!要是祖坟远?十字路口画圈烧,念叨清楚门牌号!
(最末了唠叨)咱半仙儿蹲胡同三十年,见多啦!孝心不在衣裳贵贱,就怕日子记岔、纸没烧透!您要问:“明年寒衣节几号?”咳……得翻皇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