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街坊们见面总问:“今年几月入伏啥玩意儿?哪一天?”(笑)别急,咱掰着指头算明白了——2025年入伏就在7月20日(农历六月二十六),头伏10天,中伏10天,末伏还是10天,整个三伏拢共30天,比去年少了整整10天!
三伏咋算的?老黄历藏着“高温密码”
老话儿咋说的“夏至三庚数头伏”,听着玄乎,依在下看说起来道理简单:
1. “庚日”是关键:老老祖东用天干地支记日子(甲、乙、丙…庚、辛…),带“庚”字的日子每10天轮一次。譬如说吧说吧今年夏至(6月21日)后,第一个庚日是6月30日(庚午日),第二个是7月10日(庚辰日),第三个庚日7月20日(庚寅日)妥妥的入伏头一天!只有4个,中伏就10天。是
2. 中伏长短看立秋:夏至到立秋之间如果有5个庚日,中伏就20天;要今年夏至到立秋(8月7日)正好4个庚日,明白了吧中伏只到8月8日,末伏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(8月9日)开始。
今年三伏有讲究:晚入伏+“母伏”,热得狠?
什么情况这是啊三伏最热?地皮攒的热气“开锅”了!
家人们可能纳闷:夏至太阳最猛,咋最热在三伏?说起来地皮像口大锅,夏至后每天吸的热比散的多,热量一直攒着。等三伏天锅盖(副热带高压)一扣,热气焖在锅里,再泼点湿气(雨季水汽),得,“蒸煮模式”正式开启!
防暑别硬扛!安国人的土法子挺管用
说到解暑,河北安国老乡有绝活——“躺石头”!大中午找块河边晒透的青石板,铺个草席躺上去。石板吸饱了阳光,烫得后背舒坦,能逼出骨缝里的湿气(据说是冬病夏治的土方)。去年隔壁村老李头关节炎犯了,伏天躺了半个月,冬天真没咋疼!老头娃子少遛弯 |
| 吃喝讲究 | 绿豆汤+热面条(夏至面别省!是
其他防雷要点也给您备好了:
| 类别 | 建议 |
|||
| 出门时间 | 躲开中午12点-14点,最要紧),少吃油腻;淡盐水随身带,别等渴了再灌水 |
| 养生偏方 | 睡前热水泡脚(逼湿气)、三伏贴贴穴位(治老寒腿) |
唠点实在的:30天咬牙熬,有好消息!“缩水版”高温套餐。是热得狠,可好消息也有俩: 1. 三伏短了10天:去年40天煎熬,今年30天就出伏(8月18日),算是
坏消息
2. 雨水可能来救场:要是入伏后雨水多(打个比方来说说吧去年河南伏天暴雨降温),闷热就能缓缓。好是好嗦...妥妥的咱也别赌,您知道备好风扇空调是正经!
今年三伏时间表给您放儿,存手机里随时看
初伏:7月20-29日 → 防暴晒
中伏:7月30日-8月8日 → 重点来了!快拿笔记下来来了!快拿笔记下来来了!依俺看快拿笔记下来防潮闷
末伏:8月9-18日 → 提防“秋老虎”反扑
老话说“心静自然凉”,咱该做的准备一样别落下(譬如说吧说吧买西瓜别一次扛十个,容易馊)。伏天再凶,熬过去妥妥的秋风送爽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