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“星洲”妥妥的老一辈华人对新加坡的昵称。这位知道19世纪末那会儿,华南地区的老百姓下南洋讨生活,听到当地人管儿叫“Singapura”(马来语“狮子城”),舌头一绕,把“Singa”念成了“星”,“pura”译成“州”,凑一块儿就成了“星洲”。还有人调侃说,新加坡小得像芝麻粒儿(才700多平方公里),搁咱们地图上跟颗星星似的?,叫“星洲”挺贴切。
“南洋”到底指哪块地?个大概念!是
“南洋”词儿,在明清两朝可简单说,妥妥的咱们人心目中的“东南亚大片区”:包括此时此刻~的马来西亚、印尼群岛、菲律宾,连带中南半岛沿海那一溜儿。清朝那会儿,连江苏以南的沿海都叫“南洋”,还专门设了个“南洋大臣”管事儿。依俺看好是好嗦...妥妥的如今很少提词了,倒是新加坡的“南洋理工大学”、上海的“南洋模范中学”些名儿,还留着点老记忆。
新加坡:星洲南洋的心脏地带
此时此刻~说的“南洋星洲”,九成九是指新加坡!不信家人们看——
新加坡基本情况速览表
| 特点 | 详情 |
|-||
| 面积 | 647.5平方公里(广州的1/10) |
| 气候 | 全年高温多雨,平均24-27℃ |
| 经济支柱 | 金融、航运、石化、电子 |
| 国际地位 | 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 |
什么情况这是啊有人误以为“南洋星洲=马来西亚”?依咱看
事儿说来话长!您知道
历史埋的坑:下南洋的华人最早扎堆在马来亚(今马来西亚西海岸),像霹雳州的怡保、雪兰莪的新街场,全是老侨乡。些地方口口相传的“南洋故事”,容易让人把“星洲”和马来西亚挂钩。
文化混血惹的祸:南洋华人落地生根,搞出套“娘惹文化”(中式+马来式混搭),连语言都掺着闽南话、马来语。种杂交文化在马来西亚保存得更显眼,新加坡反而更西化,导致外人容易迷糊。
星洲南洋的文化味:旗袍、红顶楼和老火汤
笔者们家老人眼里的星洲南洋,是冒险家的乐园,也是乡愁的温床。
真实故事:黄惠兰的星洲情缘
案例:黄惠兰(1899-1992)生于印尼,童年泡在新加坡英式学堂里。糖业大王,家底厚得流油。是她爹黄仲涵黄惠兰22岁嫁外交官顾维钧,这位知道从此旗袍不离身,在巴黎舞会穿苏绣旗袍、教英女王用筷子、还把敦煌纹样绣上礼服。80年代美国办她的旗袍展,标题就叫《东方遇见西方:一个星洲儿的衣橱》。
命理视角嚼故事:
如今的星洲南洋:老灵魂藏在新皮囊下
新加坡早不是旧码头模样了,“南洋星洲”的魂儿还在缝里钻:
(笑)写到最末了突然想起个事儿:去年冬至,牛车水摆摊的八字爷叔冲笔者嚷嚷:“南洋星洲?就新加坡!别翻老黄历啦,再翻也翻您了说的对...可马六甲的海浪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