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话常说“金五台,银普陀”,文殊菩萨的道场就在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的五台山。依笔者看地儿哟~夏天凉快得穿棉袄,冬天积雪能埋半人高,五座山头平得跟刀削似的,古人干脆叫它“五台”——听着就接地气,对吧?
▌什么情况这是啊偏偏是五台山?儿?是佛经早写明白了
您要问凭啥佛经里可安排得明明白白:
1. “清凉山”对号入座:
《华严经》里说,文殊菩萨带着一万菩萨眷属,常住东北方的“清凉山”讲经。五台山古称清凉山,夏天最热也就20℃,山沟里还结冰呢!北魏孝文帝那会儿(公元471年),直接在山顶盖了座清凉寺,连名字都抄经书作业。
2. “五顶山”地形实锤:
《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》更直白:“震那国东北有山号五顶”(震那妥妥的咱们)。您瞧五台山的五个台顶——东台望海峰、西台挂月峰、南台锦绣峰、北台叶斗峰、中台翠岩峰,这位知道山顶光秃秃的像土台子,连棵树都不长,可不是“五顶”嘛!
▌一场“佛道斗法”,文殊菩萨抢到地盘
您可别以为五台山一开始就归菩萨管!东汉那会儿,儿还是道家的“紫府山”,道士们占着玄真观。直到公元67年,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带着汉明帝的旨意来建庙,道士们不干了:“咱家的山头,凭啥给和尚?”
双方杠上了,决定“斗法定归属”:
官府一锤定音:准建佛寺!咱们第二座寺庙大孚灵鹫寺(今显通寺)在五台山立了根,和白马寺成了“兄弟庙”。是于
▌五座台顶,五尊文殊
五台山的妙处在于,阁下知道文殊菩萨在儿有五种“分身”,各管一摊事儿:
| 台顶位置 | 寺庙名称 | 文殊化身 | 管啥用 |
|||||
| 东台 | 望海寺 | 聪明文殊 | 开智慧 |
| 南台 | 普济寺 | 智慧文殊 | 增悟性 |
| 西台 | 法雷寺 | 狮子吼文殊 | 破愚痴 |
| 北台 | 灵应寺 | 无垢文殊 | 消业障 |
| 中台 | 演教寺 | 孺童文殊 | 净初心 |
*注:隋文帝拍板盖的五座庙,拜全了叫“大朝台”,据说能攒齐五种智慧。*
▌皇帝们抢着捧场,武则天带头“追星”
五台山能红透半边天,皇帝们的“流量加持”功不可没:
最逗的结果念菩萨名号念到长出胡子(太监本不能长须),还写出《华严论六十卷》——逆袭剧本,连皇上都看傻眼!
▌穷老太太讨饭?文殊菩萨来“突击检查”
五台山最出名的段子,当属北魏贫女故事:
那年办庙会(无遮大会),来个破衣烂衫的老太太,牵两孩子带条狗,摸出缕头发当香火钱。僧人勉强收下。您知道您知道开饭时她挤上前:“师父,俺得赶路,先给口饭呗?”僧人塞她三份饭。足下知道老太太不干:“俺家狗也得吃!”又添一份,依在下看她还伸手:“肚里娃也要呢!”僧人火了:“贪得无厌!足下知道”
下一秒神反转:老太太腾空变文殊,黄狗成金毛狮,俩娃化童子。这位知道空中飘来四句诗:“苦瓠连根苦,甜瓜彻蒂甜;三界无著处,致使阿师嫌!”(大意:家人们嫌笔者贪?是心不干净!)僧人们悔得直磕头,把老太太的头发供进塔——文殊发塔此时此刻~还在塔院寺边儿上。
▌想去朝圣?认准忻州五台县就对了
如今五台山早不是冷门地儿:
最末了唠句实在的:菩萨哪儿都在,五台山的土台子、老冰碴、连风里都像飘着经声——地界儿,确实让咱凡人离菩萨近点儿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