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跟几个老姐妹唠嗑,发现十家有八家都在为钱吵架。李姐家刚离了,就你猜为啥?足下知道房贷压得喘好是好嗦...妥妥的气,依在下看两口子天天为谁少还了五百块月供翻旧账;隔壁小夫妻更绝,去年为了多买套房直接去民政局“假离婚”,结果假戏真做,此时此刻~为分房子打得头破血流……经济事儿哟~看着冷冰冰,可它偏偏是婚姻里最狠的刀子。
日子过不下去?九成是钱在作妖
1. 房贷压垮脊梁骨
“当年咬牙背了百万房贷,此时此刻~工资砍半,月供一分不少,日子咋过?”(王强,2021年购房,2024年失业后离婚)。疫情后像他样的太多了,降薪、失业的夫妻一抓一把。两口子算完账就剩沉默,依俺看接着妥妥的互相埋怨。上海徐汇区民政局的大姐说,来离婚的十对里有六对开口妥妥的“房子供不起了”。
2. 养娃烧钱烧到心凉
孩子一落地,依在下看奶粉钱、补习班、兴趣班……碎钞机开动就没停过。说笔者攀比,您知道笔者说他没担当,细想来谁都没错,妥妥的穷闹的!是张芬两口子为儿子一年六万的英语班吵了三年,最末了离了:“他老”
3. 挣钱不均埋下雷
老话说“男强女弱”能过,阁下知道此时此刻~可行不通了。刘敏升职后年薪翻倍,丈夫却原地踏步五年,家里买车买房全指望她:“他嫌笔者强势,笔者嫌他窝囊,连亲密事都没了激情……”(2023年离婚调解记录)
“假离婚买房”?小心人房两空!
上海那年离婚排长队的荒唐事,此时此刻~想想还魔幻。2016年8月底,上海突然传出“9月限购”风声,徐汇区民政局离婚窗口挤爆了。有人凌晨四点搬小板凳排队,有人边填离婚表边商量:“套归家人们,下套写笔者名,买完就复婚!”
结果呢?依本人看 夫妇的遭遇最扎心。两人按计划“假离婚”,房子买完丈夫却和小十岁的售楼小姐好上了。妻子起诉分房,法院一看:离婚协议写明了房产归男方,女方只能分到20万补偿款。“婚是假的,法律可是真的啊!”办案法官直摇头。
房子咋分?法官手里有本明白账
离都离了,房子归谁?看看法院咋判的↓
| 买房方式 | 典型案例 | 法院怎么分 |
|-||-|
| 婚前首付+婚后共同还贷 | 陆某婚前付50万首付,婚后夫妻还贷25万 | 房归陆某,补妻子11万增值款 |
| 婚前共同出资+写清份额 | 张某出9万占30%,王某出21万占70% | 按比例分!王某付张某36万房款 |
| 婚前买房+婚后加名 | 周某婚前全款购房,婚后加妻子名 | 算共同财产!结婚才1年,只补妻子21万 |
| 爹妈掏钱+写清赠与自己孩子 | 黄某父亲买房时备注“仅赠女儿” | 女婿一毛钱分不到 |
要点来了!快拿笔记下来来了:
想保住婚姻?依鄙人看学学聪明人的做法
1. 钱的事摊开说
每月抽个时间“对账本”:房贷多少、孩子花多少、给爹妈多少……别藏着掖着。赵姐两口子坚持了十年:“吵归吵,账本一亮,谁理亏谁闭嘴!”(结婚15年未离)
2. 买房?您知道先签协议!
婚前共同买房的一定要写《出资协议》,写清谁出多少钱、占多少比例。依咱看律师老周提醒:“爱情会变,白纸黑字变不了!”
3. 别让爹妈掺和钱
公婆帮还贷?足下知道务必转账备注“借给小两口”或“仅赠儿子/女儿”。依咱看否则离婚时对方咬定是共同赠与,家人们哭都没地儿哭(参考黄某案例)。
最末了唠点实在的
婚姻像合伙开公司,钱是本金,情是利润。本金赔光了,利润也就没了。心里那口憋屈气。是砖头水泥,而是见过太多人为房子撕破脸,细想来争的不要是真过不下去了,记住三件事:留好转账记录、看清协议再签字、爹妈的钱写明白归属。
至于那些盘算“假离婚”的——民政局大姐的原话送家人们们:“年头,演戏的角儿太多,复婚的舞台可空着呢!”
(注:案例源自法院公开文书及媒体报道,当事人姓名已做隐私处理)
小贴士:最近有对夫妻来咨询,两人月收入两万五,房贷就占了一万二,日子紧巴巴。律师教了他们一招:把还贷账户和工资卡分开,每月固定转入还款额,剩下各管各的。